改革开放看园区老照片见证了嘉定工业区大开发大建设的那段珍贵历史!
老照片,是过去生活的追忆,其背后是岁月的沉淀,时代的缩影。嘉定工业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二十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星转斗移,沧海桑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下,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魄力和澎湃激昂的创新活力,推动嘉定工业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间飞速向前,也让人渐渐遗忘。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我们用老照片回忆不平凡的过去,回顾一路走来的艰辛足迹,感叹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嘉定工业区几十年前的种种景象,都随着城市变迁慢慢模糊了。如果真有一条时光隧道能回到过去,多少人一定会带上相机回到旧时的街头,拍摄记录下那个年代的种种影像。那时照相还是一件相当花钱的事,所以老照片也相当匮乏。除了这个城市里的媒体摄影者和群艺馆里的摄影师,一般摄影爱好者很少会把昂贵的胶片浪费在日日可见的城市景观上,这真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叶城路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全长4公里,东西方向。
赵静娣,现居住在南苑六村,未拆迁前居住于现在的二村。赵阿姨告诉小编,自己是看着叶城路一段一段造起来的。以前叶城路边还有好几家小店,自己一直会去买东西。
▲2002年,叶城路沪宜路口旗杆工程施工现场
说起南苑二村附近,汪丽英阿姨说她是蕞有发言权的,因为没有动迁之前,自己从小就是居住在那里的。看着房子拆掉,动迁,南苑一村、二村开始建起来。现在自己过去,还能准确的找到自己老房子的位子。
▲1996年,业已建成入住的南苑二村
▲1995年,正在建设中的南苑三村
当小编拿出几张南苑海裕广场老早举办便民活动的老照片时,一直参与社区自治建设的徐庆章老伯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小编,这些活动他参加了,还记得那个时候他也在现场,那个时候还没有志愿者这个词,自己就是那个“帮忙的”。
陆志玲家住南苑六村,一直是社区的志愿者,南苑的嘉丰大厦她再熟悉不过了,好几个一起跳舞的老伙伴都是居住在此。陆阿姨告诉小编,那个时候高层不多,觉得很稀奇,只是那个年代相机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拿出手机就可以拍照,这个照片太珍贵了,自己要拿去跟伙伴们分享。
现在80岁的印秀江和老伴从2011年拿到新房就一直居住在这里。他还很清晰的记得自己整个签约拿房的过程,现在说起来心情还是激动不已。
▲2007年11月 南北周动迁结束
海伦小区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相信很多小伙伴自己或者身边总有几个认识并且居住在这个社区的朋友。
沈惠琴阿姨从刚开始动迁一直居住在这里,她告诉小编,刚搬到这里的时候还有一阵子不适应,因为田没了,每天有些无所事事,还好当时村里的邻居都在,自己也没那么寂寞,每天还是在一起聊天。现在看着这些老照片,感觉时间过的真快,一眨眼已经那么多年过去了。
▲2004年11月动迁抽签仪式现场
陈土英阿姨也是从动迁开始一直居住在这里,她说,看着这里好像每天都没什么变化,但是看到这些老照片,好像刚搬来这里的记忆全都回来了。当年抽签那种兴奋劲,讲起来还是很激动的。
娄塘,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距今逾600多年。地处嘉定区西北部,东邻唐行和徐行,南与嘉定镇、西与朱家桥为邻,北与江苏省太仓市隔浏河相望。再熟悉不过的老镇,让我们穿越时光,细细回忆一下。
从小一直居住在老镇上的陈玉英阿姨告诉小编,从以前谁家有自行车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到现在路上车子那么多,老镇的岁月看起来每天都静谧,但其实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身边的人和事每天都发生着改变。
▲1978年,娄塘五金厂与草织工艺厂大门
陈阿姨说,七八十年代正是公交的大发展期,公交渐渐从城市走向农村,娄塘也成为了嘉定境内较早通公交的地方。1962年,嘉娄公路通车后,公交客运随后就有了,当时是每小时一个班次。76年嘉唐线月,嘉陆线通车。
▲1978年,公交嘉唐线年,公交嘉唐线娄塘汽车站
▲1978年,娄塘横沥河东小桥一带景象
▲1980年代初期,娄塘乡人民政府大门
▲1986年6月,热烈祝贺娄塘撤乡建镇
▲1986年6月,娄塘撤乡建镇,
在旧日的时光中,想一片今日的场景。
在今日的时光中,想一段明日的旧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